暗瘡,相當於西醫的「痤瘡」,中醫病名則為「粉刺」。痤瘡問題非常普遍,屬於皮膚科最常見的病種。多見在面部、頸項部、胸背、肩膀及上臂部。發於青春期的痤瘡坊間俗稱「青春痘」,但痤瘡並無年齡階段的限制,從年幼到中年,差不多所有年齡層的人都可有痤瘡的問題。
暗瘡的病因
在中醫,粉刺的形成與肺經風熱有關,風熱鬱阻於肌膚,發為炎症。第二,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、辛辣刺激食物(如烤物、煎炸食品等),導致脾胃積熱,濕熱內生,也會熏蒸肌膚而成炎症。第三,年輕人身體機能旺盛,先天體質陽熱偏盛,熱鬱肌膚亦成痤瘡。
而在西醫,暗瘡的主要的成因為表皮皮脂分泌過多,皮脂未能及時被清理,堵塞毛孔,漸漸演變成暗瘡,屬於內分泌失調引起的皮膚病變。
暗瘡的臨床表現
暗瘡初起時多為黑頭粉刺和白頭粉刺。如果用手指擠壓黑頭粉刺,可見有黃白色脂栓被推出;而白頭粉刺呈灰白色,較難擠出脂栓。如果放著不管,粉刺慢慢發展成紅色的丘疹,頂部多見有小膿頭,待膿頭成熟、破潰後即可痊癒。但亦有部份丘疹會形成結節,或是膿腫日久不消,甚至遺留疤痕等,導致多種形態的皮膚損害。
中醫看粉刺的臨床分型
- 肺經風熱證 —> 丘疹色紅、伴癢痛感
- 濕熱蘊結證 —> 丘疹紅腫疼痛,或會滲液,見有膿頭,伴口臭,便秘,尿赤等
- 痰濕凝結證 —> 皮疹色淡紅或暗紅,形成囊腫,伴胃口不佳,便溏等
中醫對粉刺的治療
- 綜合患者皮膚的外在表現、內在的體質進行辨證論治,內服中藥
- 針灸或外敷治療
暗瘡的調攝
- 忌煙酒,戒辛辣、煎炸、生冷甜食
- 多吃新鮮蔬果,飲食宜清淡,保持大便通暢
- 以溫水洗臉,保持皮膚乾爽清潔
- 避免情緒壓力過大,保持心境開朗
- 忌用手或棉棒擠壓丘疹
暗瘡的湯水食療
健脾祛濕枇杷薏仁粥 |
洗淨藥材,以布包好枇杷葉、菊花、薏仁,以水1200ml煎至800ml,再加入粳米煮粥。 |
化痰祛瘀桃仁山楂粥 |
前4味藥以水1200ml煎至800ml,去渣後加入粳米煮粥。 |
相關食療僅供參考,注意每個人體質及具體狀況不一,如有疑問請諮詢養康中醫館註冊中醫師專業意見。